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残断石碑揭秘《将进酒》作于叶县 曾被当做凳子

来源:肥壤网 2016-08-3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残断石碑揭秘《将进酒》作于叶县 曾被当做凳子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残断石碑揭秘《将进酒》作于叶县 曾被当做凳子吧。

历史解密:残断石碑揭秘《将进酒》作于叶县 曾被当做凳子

多年争议

文化局长查阅百部书籍求真相

在李白的作品中,《将进酒》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国内研究李白的众多学者对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存在较大的争议。

从1996年转任叶县文化局长后的10年间,李元芝开始围绕自己记录的石门村两块石碑内容,查找《叶县志》涉猎石门山的历史记载,越查越让他感到信心十足。尽管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李元芝每查阅一次历史文献资料,都会专心记录下来,通过记录比对,达到求同存异。

转眼间,退休的李元芝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他利用自己担任中国楚文化研究会会员、叶县地方文史学者的身份,先后搜寻到研究李白的专家的140余部专着。“这140多部研究李白的专着,我已经读完了120多部,从中筛选出当代比较有个性的安旗、王运熙、朱宗尧和詹锳四家代表进行细致研读,从中找出共同点和存疑点。”李元芝说。

通过梳理,李元芝把这些专家们对李白《将进酒》写作时间和地点的研究结论按时间区分,大致有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天宝初期或天宝四载和天宝十载左右三种意见;而按地域大致分为作于元丹邱在嵩阳的隐居处、在梁宋东鲁一带、在安陆和叶县高凤石门山四个地点。

对于梳理出的专家对李白《将进酒》写作时间、地点,李元芝开始从自己查找到的文献资料,一一进行核实破解。同时,李元芝还将自己对李白《将进酒》写作时间和地点存疑以一名文史学者的身份向叶县县委、县政府和文管部门反映,得到了大力支持。

“重走诗仙路”论坛上得到认可

“李白《将进酒》作于何时何地 要破解这个谜团,必须从诗中涉及的岑夫子和丹丘生两个关键人物研究入手。”李元芝说。

李元芝说,对于岑夫子就是岑勋,从明代到现代研究者都认可。而丹丘生,在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句中有“弱龄接光景”“投分三十载”,这里的“弱龄”本指少年,“投分三十载”说明两人交往时间很长。李白大约在开元十三年前后离家,其时丹丘生已经浪迹天涯,开元二十年以后,元丹丘隐居嵩山,曾邀李白前往,李白有《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并序》记此事。之后,约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曾去嵩山,写有《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大约天宝五载,元丹丘隐居于长安东南的子午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及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中都有提及。

此后,李白作诗《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叶县志》记载),虽然没有提及,但推测元丹丘在子午谷隐居时间不长,又卜居叶县石门山,综合分析《将进酒》诗作于天宝七载最接近。其后,李白又多次前往元丹丘石门隐居处,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及《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等诗为证。

在《李太白全集》中,有关李白、岑勋和元丹丘在一起饮酒的诗作共有两首,除《将进酒》外,还有一首《酬岑勋相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的诗中,判断岑勋的出发地点在南阳,在方向、路程、乘用马车等方面,都印证了李白作这两首诗,只能在叶县的石门山。而其他学者将李白《将进酒》作诗地点认为在嵩阳、梁宋东鲁一带、安陆,这三个地方离南阳都有600里以上的路程,要自备车辆前往邀请客人在当时也是很困难的。

2015年5月,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在北京组织“重走诗仙路”座谈会,受邀的李元芝在会上论证李白《将进酒》诗作叶县,他有理有据的论证,引起了四川江油“重走诗仙路”组织者的关注,也得到了现场专家们的认可。

随着“汉高文通隐居处”和“唐元丹邱隐居处”两块残断石碑在叶县石门村被重新发掘出,与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相互印证,更证实了李白《将进酒》作于叶县石门山。”叶县常村镇文化站长杨家鑫肯定地说。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